一部闪耀人性光芒的纪录片电影
评电影《里斯本丸沉没》
2024-10-24 10:25:0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穿越了80多年的时间,《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纪录片电影呈现给我们的,只有一个主题:战争对人类的伤害
《里斯本丸沉没》导演、制片人方励
□胡杰
长达123分钟的《里斯本丸沉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里斯本丸是一艘日本的运输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艘船被征用,船上载着1816名被俘的英军官兵,他们即将被送往日本当劳工。途经中国舟山群岛的东极岛附近,里斯本丸遭遇美军鱼雷的袭击。船沉之前,日军将自己人转移,然后封死船舱,欲让英军战俘葬身鱼腹。战俘们拼死冲出船舱,跳海求生,又遭日军射杀。危难时刻,东极岛渔民划着小舢板前来营救。250多名渔民一共救起了380多名英军战俘。
电影导演方励也是一位地球物理和海洋勘探科学家。在偶然得知里斯本丸之事后,他率领科研团队,用两三年时间探测了传说中沉船地点周边4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终于找到了沉船的确切地点。片中寻找沉船的过程虽不长,却为这部纪录片电影奠定了严谨、理性的基调。
梳理得清清楚楚的故事
虽然有历史学家托尼·班纳姆的同名书籍佐证,但电影还需要通过音画同步讲故事。在托尼的帮助下,方励找到了99岁的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为了找到更多采访对象,他用最原始的方式,在英国报纸上以平均两万英镑一页的价钱,历时一个月刊登付费广告寻人。
后来,英国广播公司获悉此事之后,邀请方励进行了一场全球直播的电视访谈。他一共找到了380多位里斯本丸上的英军战俘后人,面对面地采访了其中130多位,还意外地在加拿大找到了98岁的幸存者威廉·班尼菲尔德。
在日本,为了找到里斯本丸船长的后人,方励甚至请了侦探社出马。尽可能一个不漏地找到所有能找到的采访对象,是这部电影能够获得丰富的细节、全方位呈现这段历史的根本所在。
像泰坦尼克号一样,要讲述里斯本丸沉船事件,首先得说清船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而不仅是粗线条地讲讲何时中弹、何时船沉。两位健在幸存者的讲述,再加上找到了当年幸存战俘们留下的回忆录以及录音资料,电影得以把里斯本丸遇袭后发生的一切,按时间顺序,梳理得清清楚楚。
鱼雷袭击里斯本丸时,英军战俘们正在甲板上排队上厕所。所谓的厕所,不过是伸出船舷的两块木板。接下来,船舱开始进水,英俘们按照押运日军的要求,每组4人、每人5分钟,开始拼命往外泵水。但进的水多、出的水少,船仍然在缓慢下沉中。
当天晚上,周边的十几艘日本船靠拢过来,将里斯本丸上的大部分日本官兵及所有平民船员转移走。日军将3个舱门用木头封住、盖上了帆布。船舱变得更加黑暗,空气也更加晦浊难闻。
里斯本丸中弹后,俘虏们已经一天一夜没有被允许登上甲板上厕所了。意识到日军要让他们和里斯本丸一起沉入海底,英俘们开始在军官的指挥下试图突围。一名英俘厨师手上的一把刀,被一名军官用来割破盖在木板上的帆布。战俘们用肩膀奋力顶开了木板,冲上甲板……
在逃生的过程中,英国军官们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军衔最高、在战俘中威望也最高的斯图特尔上校不仅指挥了逃生行动,还及时制止了争抢楼梯所引发的骚乱,让大家得以有序地撤离船舱。
率领第一批战俘冲上甲板的军官,是一位懂日语的中尉,他需要代表战俘和看守他们的日本兵进行沟通,也因此成为船上最早被日军射杀的人之一。他的后人回忆,中尉是个语言天才,不仅会日语,还会汉语、西班牙语等。
身先士卒、保持绅士风度的,还有那位戴着苏格兰军帽的英俊上尉。他本来已经冲上了甲板,但想到船舱里还有很多战友已经虚弱到无法登上梯子,上尉又回到舱底,给那些绝望的人喝了最后一口酒、抽了最后一口烟,并在船沉前几个小时,为一个刚刚因白喉死去的上等兵举行了海葬仪式,让他有尊严地离去。
最后时刻,那些困在舱底无法逃生的战俘们,是用歌声和他们的战友以及这个世界告别的。这歌声让人想起泰坦尼克沉没前,那些仍然在专注演奏、用琴声告别世界的乐手们。
难能可贵的人文情怀
除了“理工男”式的严谨求证,影片更为难能可贵的,则是它从头到尾洋溢的人文情怀。电影耐心地告诉观众,战俘们都是些怎样的人。
有人找了个梁姓的中国姑娘做女朋友。女方家里不能接受,甚至和姑娘断绝了关系。本来,这对情侣准备在当年圣诞节结婚,小伙子已经写信告诉了远在英伦的父母,却没想到,圣诞节这天,英军战败投降,小伙子成了战俘。里斯本丸沉没后,这对情侣从此阴阳两隔。
一对好友是同乡,都与同一个女笔友保持着通信。最后时刻,不会游泳的那位选择了留在船上;会游泳的小伙子成为幸存者和幸运者。回到英国后,他终于见到了女笔友,并在四个月后与她成婚。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对兄弟。哥哥比弟弟大17岁,离开英国时,他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他给弟弟留下一封信,将照料父母的重任托付给了当时只有5岁的弟弟。多年来,弟弟一直将这封信随身带在身边,信上因此多了一些他因为一时找不到别的纸时记录下的重要数字。因为这些故事,老照片里的战俘们在亲属们的娓娓讲述中,变成了活生生的人。
这场灾难给战俘家属们带来的,是深重、持久的伤痛。父母再也等不回儿子,儿女打小失去了父爱。那个抱着父亲从香港买回的玩偶的小姑娘,被母亲告知,爸爸会坐下一班火车回来。于是,她从两岁就在火车站等爸爸,一直等到了自己成为一名老妪。
就是那些幸存者,余生也常常生活在痛苦的记忆中。有人总是偷吃食物,并且喜欢躲在桌子底下吃;有人说梦话永远是日语,说得最多的是日语中的“是的”;有人有了暴力倾向,饱受其苦的儿子多年不肯跟他说一句话。
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难得的是,电影并没有仅从英国战俘的视角来看待这起事件,而是选择了更客观的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方式。日军违背《日内瓦公约》,里斯本丸上没有运输战俘的标志,且船头有大炮,显然是一艘武装运输船。美军鱼雷艇“鲈鱼号”攻击它,完全是正常军事行为。就连生活在加拿大的幸存者威廉·班尼菲尔德都认为,“鲈鱼号”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得知船上竟然有那么多英国战俘因此遇难,发射鱼雷的机械师产生了应激障碍,终身良心受到煎熬。
负责押运英军战俘的日军中尉没有等到战争法庭开庭,就已经战死。里斯本丸的船长经田茂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诉,船是被军队征用的,作为平民,他不能违背军方的指令,且只负责开船,并不承担押运任务。尽管如此,他仍然获刑7年。
一生当中,经田茂对自己的子女都只字没提过这艘船的事。服刑结束后,他有两三年足不出户,他的一双儿女甚至不知道他是他们的父亲,而只是一个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的“怪叔叔”。
至于参与救援的中国渔民,他们不是被别人劝说或组织来的,只能用善良来形容他们的行为。在海上讨生活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遭遇船难。那个当时只有15岁的胡姓少年,借了姐夫的舢板也要去救人,因为他的父亲就是死于船难。对于渔民来说,遇到别人遭遇海难,出手救援是天经地义的事。所幸电影也留下了最后一位健在救援渔民林阿根的采访影像,可谓功德圆满。
聚焦了英国、日本、美国和中国4个二战中的重要国家,穿越了80多年的时间,《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纪录片电影呈现给我们的,只有一个主题:战争对人类的伤害。笔者认为,它会作为经典,被载入电影史册。
责编: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