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决疑》:北大“车神”的一场深度普法-koko官网下载

 《正义的决疑》:北大“车神”的一场深度普法-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文学·副刊

《正义的决疑》:北大“车神”的一场深度普法

2024-11-07 12:03:1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要寻找这些疑问的答案,需要俯身进入平凡的生活和具体的条文。而法的智慧,就藏身于貌似中性无感、平凡枯燥的法条文字中


图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 受访者供图


■《正义的决疑》

作者:车浩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法治周末》记者 郑超

北大“车神”,再出新作。9月,新书《正义的决疑》出版。

“车神”,是法律学人和广大网友送给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的昵称。这个名字早已被法律人群体所熟知。

早在2016年,专著《车浩的刑法题》就曾在法律人群体间引发热议,其中的五套刑法考题被网友封为“神考题”。b站上,一个2022年发布的名为“罗翔教授与车浩教授关于收买被拐妇女儿童罪的刑期之争”的视频播放量超过了500万。

中外刑法学是车浩的主要研究方向。现实中,车浩名字后面还有一长串头衔: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学、管理与学术研究之外,他还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曾挂职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目前仍是公安部法制局特邀专家以及多地法院的咨询专家。

近日,《正义的决疑》位居当当网法律新书热卖榜(近30天)第1名,豆瓣评分9.7。不久前,该书荣登《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影响力书单。

“正义之城”里上演的正义

新书《正义的决疑》中,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发生在构想中的城邦——“正义之城”。但这并不意味着城里的事情都是正义的,相反,每个故事都隐含着一些关乎正义的争议。

车浩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从有最初的构想到如今《正义的决疑》出版,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书中故事均脱胎于真实发生过的案件。选择这些故事,并不是基于当时案件本身的曝光度和影响力,而主要在于这些个案当中存在理论上没有厘清的“模糊点”。

谈及具体个案的背景时,车浩表示,希望读者多关注案件引发的疑问,而不是案件本身。因为每一个故事中讨论的法律问题,即使已过去数年之久,仍然有超越具体个案进行抽象思考的意义。

车浩认为,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往往寄托于“关乎善良及公平之艺术”的法律。然而当法律不是良法,或者良法没有被善用时,也经常会偏离正义。他指出,本书不是研究如何制定良法,而是探索如何善用法律,才能不让正义的期待落空。

《正义的决疑》中,每一个故事都提出了关于正义的疑问。

有些疑问,关于爱与正义。在甲乙丙丁的故事中,有亲密身份和情感的交织。比如,对父母“见死不救”,构成杀人罪吗?袖手旁观虐童行为,老师是不是共犯?情人勒索分手费,刑法管不管?

有些故事,以现代的陌生人社会为背景。能否厘清群己权界,成了正义实现的关键。比如,试衣间里的性行为,是否违法?不作为的网络平台,能否主张“技术中立”?

在一些故事中,现实并不尽如人意,比如,人贩子一律死刑,有利于保护儿童吗?网络诽谤他人出轨,能否提起公诉?作者抛出问题:刑罚是否能解决这些“意难平”?如何“挥刃”,才能避免两受其害?

另一些故事中,道德不当,行政违法、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之间的竞合或界分,决定了当事人的命运。比如,摆射击游戏摊,是不是非法持有枪支罪?违规经营保险,能否定集资诈骗罪?

以上若干故事,包含种种疑问,每天都在“正义之城”上演。

作者认为,要寻找这些疑问的答案,需要俯身进入平凡的生活和具体的条文。而法的智慧,就藏身于貌似中性无感、平凡枯燥的法条文字中。

正义能否以及如何通过法律决疑,挑战着法律人的技艺、智慧和良知。书中,作者尝试给出答案,但他也坦言,何为正解,留待读者思考。

探索决疑术在法学领域的运用

这本《正义的决疑》,写给法律人群体以及对法律有兴趣的社会公众。写作过程中,车浩在心里这样给读者群画像:有一般的社会公众,也有法科学生,更主要的是包括理论同行和实务同行在内的法律人群体。

有了受众“画像”,写作时,车浩便尝试用通俗方式进行专业表达,描绘刑法理论碰撞实践的火花;另一方面,他又于体系性思考之外引入论题学思考,探索决疑术在法学领域中的运用。

这样的写作风格与作者多年间的写作实践有关。

十几年前,刚博士毕业不久的车浩曾热衷于“时事评论”写作。两年间,他撰写的时评文章达几十篇。从法庭闹剧、探头隐私、人肉搜索,到高考政审、农民工讨薪,甚至明星的“艳照门”,都在他的评论之列。

车浩认为,“时事评论”是面向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公众进行广泛性和持续性的启蒙。但他很快意识到了这类评论的局限性:实现不了深度写作,不能超出常识边界探索新知。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车浩展开了刊发在理论刊物上的、面向特定学者群体的“学术评论”写作。“学术评论”也是由个案引申出来的,但与时事评论不同,这类文章不是公共常识或者一般事理,而是专业领域中的理论新意;对话者不是社会公众,而是本专业的学术同行;其功能不在于常识性观念的普及或重述,而在于通过个案讨论,引介新理论、解构旧概念或者提出新观点。

新书《正义的决疑》的写作风格,对车浩来说,是一种“新的写作尝试”,更是一个“新挑战”。它介于上述报纸的时事评论与期刊的学术评论之间,汲取了两方面的风格所长。一方面,行文风格偏向活泼,有点像当初写的时评;另一方面,在理论追求上,又类似于在期刊上发表的案例研究型的学术评论。

书中,车浩用一个个故事表达出他对于困扰司法的一些疑难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解答方式,可能是学科前沿的理论思考在个案中的运用展示,也可能是从个案中提炼和塑造一般规则。这本书,是一场“深度普法”,寄望于从专业角度阐发的理性力量,而不是包装常识后的文字煽动。

在车浩看来,借助影响性个案被普遍关注的契机,面向学界同行、司法者和社会公众展示法学理论与实践如何贯通,是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

雅俗共赏的表达方式,出于《正义的决疑》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追求。作者希望,运用理论挖掘和拆解个案中潜藏的一般性争点,更为广泛和更大程度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功能,从而影响更多的被卷入刑事司法中的普通人的命运。在车浩眼中,这是部门法理论的学术责任,也是一个部门法学者的社会责任。

法学应积极回应本土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讲课时,车浩常常告诉年轻学人,要对何谓正确保持一种不确定的精神。“一个法律人需要具备不断的自我怀疑、自我批判的能力。既能相互交战,又能够兼容并蓄。”

近年来,车浩有意识地关注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动态,尤其是潜藏在一些备受关注的影响性案件背后的、在法理上晦暗不明、在规则上模糊不清的问题。他认为,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才造成了偏见、困扰和争议,也因此触动了公众的正义直觉,引发舆情关注。而面对这些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往往捉襟见肘,难以精准应对,缺乏可以有效指导实践的学术洞见。

随着与司法实务的接触日益密切,车浩对法学研究的理解不断扩展,他感到,以理论构建为中心的体系性研究不再是法学研究的唯一或全部意义,法学尤其是部门法理论必须积极有效地回应本土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在哲学社会科学诸门类中,法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问。“它与生活和实践的关系之紧密,远远超出外行人的想象。”车浩说。

面对社会热点事件,车浩认为,学者群体应该有这样的态度:必须坚持独立思考,(将个案)当作研究的契机而不是表态的契机。没有必要去表态支持哪一方,而是应多反省问题是不是出在学界自身,理论供给还有哪些不足。这才是对学者群体应尽的义务,也是推进法治建设的最好方式。

本书取名为《正义的决疑》,有多层寄义。决疑一词用在书名上,首先是指透过对法律的理解与适用,在每个故事中解决关乎正义的疑问。而与正义相联系,就引出了“决疑”的更深一层的寄义。

对于车浩而言,《正义的决疑》是一个把刑法理论通俗化的契机,他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多一份思考,并在故事与论辩中感受到刑法思维之美。

责编:尹丽

——法治周末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