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观影体验
2020-07-30 08:31:00 来源:法制日报·法治周末
朝阳剧场影厅内,观影者正在等待电影播放。 于伟力摄
法治周末记者 于伟力
近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让影视爱好者和影视从业者们喜极而泣,终于熬到电影院开放之日了。
停摆了半年的影院,将会以怎样的新面孔迎客?观影者又会有怎样的不同体验?
7月24日,北京的各大影院迎来首日复工。在朝阳剧场门口,工作人员依次为前来观影者测量体温,有序入场。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尽管前来观影的人要比以往少很多,但在各大订票app上,每天出售的电影场次和座位都销售一空。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疫情还未彻底结束,目前仍是防疫的关键时期,每场电影的两个座位之间的座位票,是停止销售的。而为了做好防疫工作,以往上一场电影结束至下一场电影开始的间隔只需要10分钟的打扫,现在增加到30分钟至40分钟,以便通风和消毒。
在现场,法治周末记者看到,各场次影厅外不允许观影者长时间逗留、聚集,观影者可戴好口罩、检票提早进入影厅内等候电影播放。在进入影厅前,工作人员会多次叮嘱,在全程观影中不得摘下口罩,并要求按照购票指定座位入坐。
而在影厅内,每个座位都用绳子隔开,提示观影者保持距离。此外,在观影中,还有工作人员会不定时的巡视和监督“不守规矩”的观影者。观众均表示,对于这种小心谨慎的防疫措施的理解,但这种“特殊”的观影体验,也让他们心里不是滋味。
刚摘下口罩没多久就被工作人员“抓”住的张先生无奈地说:“影院空间本来就狭小,通风性弱,戴上口罩再配上3d眼镜,全程感觉呼吸不畅,非常难受。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根本无心看电影。”
和张先生有同样感受的观众不少,他们也纷纷向法治周末记者“倒苦水”,称以往观影的氛围已消失殆尽。李小姐抱怨道,原本电影院是她和男朋友约会的必要场所,如今座位隔开,“迫使”两人在观影过程中,无法交流,“零”沟通,完全无法体验到“一起”看电影的乐趣。李小姐一边说一边指着隔开她和男朋友之间座位上的绳子皱起了眉。
如果说,这些人是借着电影院恢复开放首日来凑个热闹,那么,那些不愿凑热闹的人又是怎么想的呢?
都说20天就会形成一种新习惯,有人表示,对于停摆半年的影院重新开放并没有强烈的期待,而是更愿意选择宅家看电影。
小橘(化名)是个电影迷,以往只要有新片上映,她绝对是首当其冲买票的那一个。然而,长达数月的疫情,让小橘逐渐养成了宅在家看电影的习惯。在她看来,当前形势不宜去电影院看电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疫情还未结束,为了安全,尽量不去通风较弱的公共场所;另一方面,目前影院上映的都是老片子,这些老片子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就能看到,没必要专程跑一趟。
对于上述种种现象,金睿天甲影业副董事长莫争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的发布,是一个非常积极良好的信号,整个行业都为此积极行动,准备全面复工。目前来看效果很好,影院票房也在逐日上涨。
不过,莫争担心,目前部分地区疫情可能反复,电影院甚至可能再次关门。而积压了太多电影作品,导致未来热门档期如春节档会异常激烈,很多国产电影尤其非大片,极大可能成为“炮灰”。
“影院需要一步步恢复,现在大片还没上映。真正的大片还是得去影院看,体验更好。”莫争始终坚信,在家暂时取代不了影院,除非以后播放的技术设备有很大的变化。
责编: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