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业从业人数增多 未来趋势如何
2023-07-27 12:37:4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记者 杨代媛
旅游业的复苏,为各相关行业也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与潜力。
《法治周末》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据统计,不少民宿自5月起就迎来了订单高峰,甚至已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从这一点来看,民宿行业似乎已经走出此前阴霾,逐步走上恢复发展的正轨。与此同时,投身民宿行业的从业者也在增多,其中z时代(指“95后”人群)成为主力军,他们发挥着自己擅长运用社交平台的优势,使自己的民宿脱颖而出。
然而,表面看似火热的民宿行业却似乎并不如想象中那么赚钱。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虽然入住量比起疫情期间有所上涨,但客单价方面却出现了下降。
暑期迎来民宿预订高潮
据美团、大众点评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1日至10日,国内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相较2019年同期翻倍增长,其中亲子相关的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150%,跨省预订的住宿订单占比超过2019年同期。去哪儿网数据也显示,2023年暑期首周(7月3日至9日)出行的机票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三成,酒店预订量增长1.4倍。
随着旅游业的复苏,配套的民宿产业发展似乎也迎来了预订新高潮。
据美团民宿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暑期两个月按周或月预订的民宿订单量同比上涨200%;途家民宿发布的《2023暑期民宿玩法指南》显示,截至7月9日,平台暑期预订量同比2019年翻番。另外在木鸟民宿预订平台上,乡村民宿近两周整租订单环比6月同期增加了265%。
具体到目的地来看,途家民宿发布的指南显示,截至7月9日,平台暑期热门预订城市top10为威海、青岛、北京、成都、大理、西安、重庆、上海和厦门,其中威海作为海滨城市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近8倍。
再以旅游热点城市丽江为例,相关数据显示,自6月中旬以来,丽江古城游客数量不断增多,在7月初多数客栈就已经达到了70%左右的入住率,其中客群大多以毕业旅行、亲子游、自驾游等为主。有旅游从业者预计,7月10日左右会迎来丽江古城人流量的高峰期,旅游人数可能会突破8万人以上。而目前从美团上查询丽江当地民宿来看,多数民宿已处于满房状态,且价格较为稳定。
z时代成民宿从业主力军
7月24日,途家民宿发布的《z时代民宿从业者观察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途家平台新增房东中z时代(“95后”)房东占比达七成,同比2019年增五成。
《报告》显示,“高学历”是z时代房东的标签,其中本科及以上占比达50%。同时,这些年轻房东更愿意亲力亲为,选择自己经营的房东占比达95%以上。
事实上,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向社会公示了18个新职业,其中就包括民宿管家、研学旅行指导师、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民宿行业的蓬勃发展,短短几年便使民宿管家从业者实现由“0”到“百万”级规模的跨越。美团民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台上的民宿从业者同比增加了47%,其中“00后”从业者增加了140%,为所有年龄段中增速最快。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教授李正雄认为,z时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一代,天生对新兴事物有着高敏感度,他们更愿意尝试新行业,也更能在民宿行业发挥自身的优势——钻研社交平台运营体系,让自己的民宿脱颖而出。他表示,尽管z时代们有着这样那样的优势,但盲目的跟风创业不可取,面对竞争激烈的民宿行业,运用社交媒体增加曝光量,吸引游客前往固然重要,但更多的则需要提升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和环境提升口碑,才能使自己的民宿发展更好。
北京大地乡居品牌创始人、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副总裁李霞告诉记者,民宿从业人数的增长归因于民宿产品在旅游住宿市场中比重的增加。“一是旅游者对于个性化休闲度假的追求,使得乡村精品民宿成为重要的休闲度假产品构成,住民宿的消费习惯已经培育形成。二是在热门旅游景点周边,民宿也正在蓬勃发展,景点火爆也带动了民宿市场的升温。”
民宿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尽管从订单量、从业者等数据上来看,民宿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法治周末》记者走访了解到,实际情况却远比想象中复杂。
在丽江古城经营一家客栈的民宿老板刘先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今年以来,入住率一直不错,但实际单价却不尽如人意。“上半年的话,只有春节期间实现了超预期内的客单价,五一、端午等假期,客单价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滑,非假期的日子,单价就更低了。”
刘先生表示,究其原因,一方面,客单价的下降来自丽江市政府对于民宿行业的规范,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游客的消费降级。
文化和旅游部近期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同比增幅分别为63.9%、95.9%。
文旅部披露,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出游人次确为近年来最高,而旅游总体收入与2019年同期相比还未恢复完全,2023年端午假期人均消费未赶超2019年。
李霞表示,疫情结束后的旅游消费趋势表现为“个性化”“松弛感”和“真实性”。一方面,游客更追求在旅游当中得到放松、疗愈和真正的休闲,城市周边处于良好山水生态环境中的民宿极大地承载了这一需求,因此民宿业增长更快;另一方面,游客个性化的旅行目的在增强,因此整齐划一的旅行团旅游的比重在降低,反之自驾出游比例持续上升,这一趋势在疫情前就已经形成,是中国旅游市场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面对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民宿业,经营者如何才能实现稳定长期的盈利呢?
对此,李霞分析道,民宿经营者首先要有品牌建立意识,从功能性的住宿产品,到有个性、有情怀、有温度的民宿品牌,民宿品牌建设不仅可以突破同质化的屏障,还能通过文化主题、人文情怀形成记忆点,增加复购率,以精准定位、识别性强的区域认知品牌,从众多跟风发展的民俗产品中脱颖而出。其次,旅游消费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化趋势,消费者对民宿主题场景、文化特性、服务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风沉浸、ar科技等新热点层出不穷,未来只有打造精准的主题细分、个性的文化体验,才能为游客带来极致地在地体验,深入参与到民宿主题场景中去,形成更高的品牌黏度。最后,随着品质生活、生态田园环境、疗愈消费成为热点,早期依靠高颜值、卖情怀、求新求异的个体民宿发展模式遭遇瓶颈,品质化、综合化、系统化的“民宿 ”产业体系构建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责编:韦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