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变负债:“短视频带货培训”骗局调查-koko官网下载

 副业变负债:“短视频带货培训”骗局调查-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热点财经

副业变负债:“短视频带货培训”骗局调查

2024-10-24 09:39:0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视觉中国供图

《法治周末》实习生 康婧轩

 《法治周末》记者  郑  超

“快速回本,月入过万,免费赠送视频素材包。”这是某社交平台上的一则“招生”帖,《法治周末》记者在询问客服后了解到,该机构招收想要学习短视频带货、直播的学员,客服称“包教包会,一个月就能回本”。

短视频带货培训已然成为近年来的一大热门话题,吸引了很多人投身其中。然而,一些机构设计直播培训圈套,利用“学员”急于赚钱的心态,许之以虚假高利诱惑诱骗其入局。不少人在环环相扣的套路下,跌入课程合同陷阱,损失上千元甚至数万元。

承诺高额回报

“学习后带货直播两个月赚十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机构声称参加短视频带货培训后,可在各大平台进行短视频带货,除此之外,还可进行图文带货、直播带货等。在公开直播课中,有授课老师称学习后可以获得高额回报。

记者发现,在不少网络平台都充斥着类似的宣传帖。

近日,待业在家的王女士自认为在网上找了份“好工作”。据王女士介绍,她在某社交平台刷到这样一则帖子“教你玩转自媒体,手把手教你如何搭建账号,在家就能赚钱”。

待业在家一个多月的王女士对此产生了兴趣,她立即联系发帖人,发帖人自称“擅长抖音内容规划、账号分析定位、涨粉带货”。然后,他又帮助王女士“贴心”地预约了免费的培训教学课,通过某平台小程序链接试听“涨粉变现课”。

记者从王女士提供的试听课内容上看到,其中存在诸多夸大宣传,如“一个月保底至少15000元”“学费最快一个月、最慢两个月赚回来”“后期没有一分额外费用”等。

在试听课中讲课的“老师”承诺,报名其所推荐的“付费课程”后,可保证快速变现,并且如果不满意一个月内可以随时退款。于是,王女士通过“报名老师”发来的企业收款码,支付了3500元学费。

“交了钱后,‘老师’教我对拍摄的视频进行剪辑,并发到自己的平台账号上,他们承诺说安排人给我做引流推广涨粉丝,我照做后,一个月只接到了一条带货的广告,收益并不像承诺的那样多,‘老师’回复消息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对接后才得知,这条‘小广告’是该机构的合作项目。”王女士对记者说。

此时,王女士反应过来上当受骗了,而整个交易过程中,既无正规合同也无正规发票。她开始联系之前添加的“老师”要求退款,但对方以王女士自己没有“学好”为由拒绝退款。

记者在某投诉平台检索发现,“短视频带货培训”“因直播带货课程被欺骗要求退款”的投诉每天都有。大部分投诉的理由涉及诱导消费、夸大事实、虚假宣传、拒绝退费等问题。记者联系上不少投诉维权者,发现“培训指导”的套路与王女士的遭遇高度相似。

“在短视频带货培训课程中,培训机构与消费者之间通常会签订电子服务合同。若培训机构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课程服务,或合同中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如退费难、违约责任不明确等),将构成合同违约。但在实践中,由于知识付费类内容的特殊性,往往难以认定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服务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且消费者容易忽视对师资配置、课程内容、费用金额、退费条件等核心要素进行明确约定或明确说明,一经购买,很难维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副教授郜庆说。

消费陷阱环环相扣

“无需露脸,轻松玩转直播带货”“10天内赚回学费,第一个月实现收入过万!”诸如此类的带货培训宣传在直播间里层出不穷,高峰时段的参与人数可达上千人,而参与人员的年龄层次从20岁到70岁不等。

不少“学员”反映,购买直播带货课程前,学员们都被要求参加一场免费的线上课程。这些宣称“详细介绍直播带货和实操方法,参加即可领取免费素材”的线上课程,通常以跳转链接的方式“隐蔽”进行,同时需要工作人员“一对一”提前预约才能拥有听课资格。

不仅如此,大部分学员在网络平台联系、参与课程后,工作人员都会要求添加学员的私人koko官网下载的联系方式,且报名付款均会脱离发帖平台。“学员”们告诉记者:“一般都是通过付款码进行付款,因为急于开始进行培训,很少会关注到签订的所谓的合同中的一些细节,对于‘包赚,赚不到退款’的相关承诺是没有‘白纸黑字’的约定的。”

记者了解到,2023年下半年,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打掉一个通过短视频平台售卖带货课程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刑事拘留37人,涉及全国1600多位受害人,涉案金额2500余万元。深圳市民黄女士回顾自己的受骗经历时说,她一直想做视频带货,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有此类推荐就留了koko官网下载的联系方式。对方声称提供教学课程,也可以帮忙运营,“抢的人很多”。到开“店”的阶段,他们可以代运营,提供网红帮忙卖货,不用自己每天辛苦。在对方一步步诱导下,最终,黄女士先交了3000多元培训费用,后续又交代运营费,共计29800元,“一点用也没有,什么都没做起来,钱打了水漂”。

今年,上海警方在一写字楼内成功抓获了通过组织短视频直播带货培训活动从事诈骗的犯罪团伙成员20人。该团伙在网上发布“老年剪辑课、无门槛、0元学”的虚假广告,以0元学习剪辑课程、推送精准购物粉丝、短视频带货赚取高额利润等为噱头,吸引中老年人关注。同时,该团伙每周还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直播卖课,通过展示虚假收益截图,营造高收益前景,吸引被害人购买培训课程。

对这一现象,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栾燕认为,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如果平台未能及时发现或监管“割韭菜”的培训机构发布虚假广告或提供不符实际的培训内容,平台可能要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郜庆也提到,《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直播营销平台的责任与义务,直播营销平台应当与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直播间运营者签订协议,要求其规范直播营销人员招募、培训、管理流程,履行对直播营销内容、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义务。直播营销平台提供付费导流等服务,对网络直播营销进行宣传、推广,构成商业广告的,应当履行广告发布者或者广告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规定直播营销平台不得为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提供帮助、便利条件。

夯实平台监管职责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网民使用率为98.3%,职业主播数量达1508万人。其中七成以上用户因为看短视频、直播购买商品,超四成用户认为短视频、直播已成为主要消费渠道。

与此同时,今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9个新职业及28个新工种信息,其中网络主播作为备受瞩目的新兴职业,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体系。“主播”正成为被大家所认可的职业,大大小小的电商培训机构和课程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平台上,大量线上带货培训的广告穿插在平台里推送给受众。

“‘直播带货’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新风口,不少人想要‘乘上东风’。但相较于单纯的技能培训,线上带货培训俨然变成了新式骗局。”郜庆说。

郜庆表示,电商培训行业尚属于新兴业态,暂无相应的行业标准进行约束,为促进这一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加强以下方面的协作与管理:

一是制定行业规范标准,明确培训机构、教课人员的准入资格,并加强培训机构的资质审核和监管,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和诚信经营;

二是平台应建立健全审核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及时清理违规培训机构;

三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是综合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辅助监督管理,在证据固定上,可以利用云存储技术对直播培训过程进行录播储存,以便于发生纠纷时监管部门比对认定。

“同时,应推动公众对短视频带货培训课程的正确认识,提升消费者的防范意识,鼓励消费者理性选择培训服务。对于涉及夸大宣传和虚假承诺的课程,消费者应及时投诉,维护自身权益。”栾燕说。

责编:韦文洁

——法治周末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