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2024-08-21 22:58:2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视觉中国供图
《法治周末》实习生 康婧轩
《法治周末》记者 郑 超
今年以来,孕育万亿级市场的“低空经济”持续火热。工业级无人机、航空级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分体式飞行汽车、共轴无人直升机等概念层出不穷,“低空经济”也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但《法治周末》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车企发力飞行汽车,不仅引发了投资热潮,在“00后拿下飞行执照”等各种宣传广告影响下,也滋生了培训机构“割韭菜”的乱象。
对此受访专家认为,“低空经济”领域已经在无形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应健全我国民用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相关法律体系,进一步鼓励地方立法,以地方的实践经验为高位阶立法提供参考,最终形成以法律为核心,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共同组成的系统性、多层次民用“低空飞行器”法律监管体系。
引发投资热潮
今年4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今年2月,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共有企业超5.7万家,从成立时间看,近五年新成立的企业数达到2.1万家,占比约37%;近十年成立的企业数占比接近80%,其中大多数企业为无人机企业。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无人机企业数量已超5万家。
“低空经济”产业主要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目前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投资集中于物流配送、农林植保、无人巡检、文体旅游、消防救援、交通运输、医疗救援等方面,“低空经济”领域已经在无形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就在8月,小鹏汇天获得1.5亿美元b1轮融资,用于飞行汽车研发、量产以及商业化;吉利沃飞刚完成b 轮融资;宁德时代携手峰飞航空开启航空电池的研发,广汽也将目光聚焦在了该领域。
“‘低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低空通航法律事务部主任韩笑天说。
“低空飞行”乱象多
近年来,无人机逐渐成为大众出行、娱乐的新宠。然而,无人机给人们带来便捷和乐趣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法律问题。无人机“黑飞”引发的偷拍侵权、干扰航班、失控伤人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了解,“黑飞”是一种俗称,不经过申报和审批的无人机飞行,都属于“黑飞”范畴。2023年,河北省廊坊市有无人机“黑飞”致国防战备资源损失,涉事方最终被判赔偿12.19万元。
今年7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卧龙派出所查处一起无人机“黑飞”案件。6月底,两名无人机飞手在管制空域违规操作无人机,被民警当场查获。经警方调查询问,被查获的两名男子许某、甘某系某数字传媒科技公司职员,因商业用途需要获取南昌一江两岸建筑物外立面图像做展板。为图方便,两人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擅自操控无人机在管制空域飞行并采集数据,两人对各自违反相关条例的行为供认不讳。红谷滩公安分局卧龙派出所依法对两名飞手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对此,韩笑天表示,“黑飞”行为既危及国家安全,也对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是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的首部专门行政法规。条例明确划定了禁飞区域,并要求无人机进行实名登记和飞行审批,这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迈入更安全、有序、规范、完善的发展阶段。
不仅如此,“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低空飞行”的培训机构。公开数据显示,以“航空培训”为关键词的相关公司就有3万多个,经营异常、涉及司法案件成为多家培训服务公司的共同“符号”。
“100%通过,快速拿证,零基础入门”“1000元体验0基础开真飞机”等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层出不穷。
对此,韩笑天认为,低空航空培训广告作为教育培训的一种,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避免以下行为: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引证未注明出处的内容;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发布虚假广告等。
记者了解到,飞行执照主要包括运动类、私用和商用三大类型,大多由航空培训公司进行统一培训。某飞行培训机构宣传广告称,运动类执照报名条件门槛较低,年满17周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5年内无犯罪记录、体检合格,有汽车驾照免体检。10分钟的飞行体验路线价格在1000元起,运动执照费用在6万到10万元之间,私用执照价格在13万至16万元之间,商用价格在70万元左右。
近日,记者以学员的身份咨询了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运动执照一共带飞30个小时,最快一个月就可以学完。如果一周飞两到三次的话,大概要三四个月。如果学员30小时飞完还未达到考核标准,需要补充训练。
在社交平台上也常见一些学员吐槽培训公司收费高,甚至还存在卷钱跑路的现象。有媒体报道,2023年某飞行俱乐部突然开出远低于市场价的航照培训,以4万元的价格割了一波“韭菜”,一同被骗的还有几百个学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该飞行俱乐部竟然在北京、苏州都有连锁俱乐部。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场地费用、人员工资使得培训机构的运营成本较高。培训机构跑路通常情况下是经营不善,不得不终止运行;但也存在一部分“割韭菜”,卷钱跑路的现象。他认为,“低空经济”目前还在试水阶段,所以存在乱象。他同时叮嘱,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不要相信连锁机构会有保障,有的培训机构倒闭了,会换个城市重新再开一家,还是要仔细查询该公司及其教练员的资质,签合同时更要谨慎。
健全“低空经济”行业标准
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描绘了“低空经济”全景图。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是“低空经济”的四个核心板块。
据统计,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今年上半年新注册无人机近60.8万架,持有现行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无人机企业总数超1.4万家。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低空飞行安全、隐私保护及非法使用等问题日益凸显,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新的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发展“低空经济”,肯定了“低空经济”的新兴战略产业地位,“低空经济”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截至目前,地方各级部门发布了众多有关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在贯彻和执行中央政策,促进和繁荣本地“低空经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至少有29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3月,“空中出租车”首飞成功,让深圳到珠海航程仅用了20分钟,而载人飞行预计2026年开启。
韩笑天也提到,近些年比较火热的无人机产业就是典型的“低空经济”产业之一,尽管从国家标准来讲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术语》《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试验方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大型货运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等多项规定,但是“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因此相关行业标准并不是很完善,为了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以及各个省市围绕“低空经济”也在逐步研究并出台相关行业标准。
针对不少网友关注“低空飞行”的安全保障问题,韩笑天建议,相关管理部门不仅要加强实名登记备案管理,完善飞行审批程序,特别是增加对禁飞、限飞区域的管控力度;更要继续完善该领域的立法工作、制定法律法规,加强低空飞行器的安全监管,完善低空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低空数据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全面的低空飞行活动的风险控制体系。
责编:韦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