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的“奇葩课”很实用
2021-03-04 08:09: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记者 管依萌
即将开启的新学期,有个高校竟然要“变身”“吃饭大学”?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成功“化身”为“别人家的学校”。由韩小兵、张智老师开设的新通识课程《家常菜》已上线选课系统,该课程共18个课时,包括基础的烹饪理论知识和家常菜肴、面食、点心的烹饪实践等内容。
在上课方面,《家常菜》的上课地点在食堂,由食堂大厨授课。为了安全与卫生,用的是电磁炉,且划出了一块单独区域上课,考试则设在食堂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结束前,每位同学将学会炒一道菜,学校食堂将开设一个专门窗口,给全校师生品尝。
华东师范大学不仅立志培养一批“干饭人”,在生活方面,新增了“劳动与生活”课程,重点教授房间的收纳整理、植物的认知养护等生活必备技能与常识。
在很多人的眼中,大学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大学里的某些课程虽然看似千奇百怪,甚至奇葩,但却蕴藏着自由和富有想象力的灵魂。
细数“奇葩课”
宽敞明亮的餐厅、摆放整齐的菜品、清一色的厨师服。厦门大学曾开设了一门采用理论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相结合的选修课。厨艺课上,同学们跟随大厨,学习烹饪糖醋肉和海蛎煎。
网上还流传过这么一个故事:某大学《周易》选修课,教授拿着八卦算命盘,在教室绕了一圈,说了句:“今日不宜上课。”然后飘然而去,留下几十个学生,在风中凌乱。
上述故事虽源于网传,但绝非空穴来风。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就有一门《周易选修课》。
长沙理工大学的学生还在占卜着生死,广州大学的学生就已经开始“参悟”生死了。
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胡宜安是广州大学的教授,年过半百的他讲“生死学”已18年,是国内第一个在大学课堂里设此课程的老师,他编著的教程也是国内唯一一本生死学教材。
在他看来,“未知死,焉知生”,生死学也是一种救赎。
这个课程并非空泛的生死哲学,教授会在课程上让大学生们写下遗嘱、墓志铭,还会分享身边人去世感受等过程,很多学生表示,上了这门课之后“想通了很多”。
据说,生死课的出勤率经常超过80%,不仅在校内爆红,甚至还吸引到大学城其他学生,专门跑过来上一节“别人学校的选修课”。
让学生们“趋之若鹜”的还有“恋爱必修课”。
近几年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和天津大学纷纷开设恋爱必修课,为学生的感情问题操碎了心。
爬树课、减肥课、打牌课、三国杀课……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许多高校开设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前有男女生都能做的细活《刺绣课》、学生定闹钟抢的《流行音乐课》、新型体育课程《生存技巧课》,后有充满童年回忆的《弹指球课》、穿汉服拉弓的《射箭课》,再到如今的《家常菜》。
有业内人士分析,高校开设的课程愈加全面,覆盖到的素质提升范围更加广阔,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寓教于乐
各种各样的奇葩课,不仅“俘获”了学生们的“芳心”,而且获得了各界的好评。
评论员高俊锁认为,大学开设“做饭课”,看上去“奇葩”,其实很实用。
“从当前的学生现状来看,现在的很多孩子根本不会做菜,只会叫外卖,开设做菜课有着极其实在的现实意义。从教学目的来说,这是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探索,符合教学大纲。去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刊发,华东师大此举可以说是有力落实了中央精神。”高俊锁补充。
评论员田竹娟有着同样的看法。在她看来,摆满了外卖的餐桌上,那道自己亲手做的菜,显得弥足珍贵。就像众多理论课程中的实践课一样,动手参与通过实践得出的成果,远比被灌输的结论来得深刻。
“课程与劳动、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的结合,让素质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的被践行。高校推广的特色课程,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学校的文化,也成了学校具有公信力和知名度的一张隐形名片。”田竹娟说。
田竹娟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像《家常菜》这样贴近生活、锻炼动手能力的课程,人们主动走近生活的素质教育比在书本上远观素质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较于“老旧课程”,评论员巩珂认为是时候该创新课程内容了。新兴课程的出现,是高校与时俱进的象征,这意味着高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授课思维。
在巩珂看来,应时而生的“奇葩课”,一方面创新了课堂内容,使高校课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性、人文性;另一方面使学生不再刻板接受书本知识,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责编: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