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的“cos委托”-koko官网下载

 野蛮生长的“cos委托”-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互联网事

野蛮生长的“cos委托”

2024-06-06 14:19:4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治周末》记者 管依萌

花费几百上千元,即可与二次元里的“纸片人”(指二次元动画或游戏中的角色)理想男友在现实中约会一天。

年轻人的二次元的圈子里,正在流行一种很新的约会:委托coser(角色扮演者)装扮成“纸片人男友”和单主(委托者)“约会”。这种玩法在社交平台上被称作“cos委托”。大部分情况下,单主和coser双方皆为女性,而被委托扮演的角色往往是来自动漫、乙女游戏(以女性群体为目标受众的恋爱模拟类游戏)作品中的男性角色。

披上了“纸片人”的外衣,这种明码标价的委托式约会不仅吸引了很多“梦女”(幻想和偶像、动漫游戏角色等产生恋爱关系的女性),同时也让很多未成年沉浸其中,同时也有很多未成年coser“接单”。

火热的“cos委托”

2021年,极光数据发布的《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一个观点,目前,青年群体中亲密关系呈现了种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更多新型两性关系出现并被接纳,其中就包括“纸性恋”。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想被局限在文案或作者安排好的“约会”剧情里,想要买一场定制的“完美约会”,一些coser便主动在社交平台或二手交易平台发帖,也有一些单主为了找到合适的“理想男友”发布“我约您”。

“6月排满了,最早要7月了”“只约周六日,最近都没空了哦”“两个月之后可以”……

《法治周末》记者在各大平台上询问了几名coser,粉丝量大的coser档期都很满,有的甚至“今年的档期都约满了”。一些刚起步的coser也只能预约一个月后的档期。

委托价格也不尽相同。据记者了解,价格差异存在于粉丝量、地区、能提供的服务、委托日期等。大部分coser的价格在30元/小时至100元/小时不等,包天价格更划算一些,而一些头部coser日薪可以达到3000元甚至更高。

也有coser承接“无偿委托”,虽然委托是无偿的,但角色装备、来回路费、约会开销还是需要单主负责。

各大平台上充斥着coser和单主的踪迹。在抖音,单主用视频记录着与“纸片人”理想男友的约会行程;在b站,coser分享着自己的委托经历,也会钻研如何为单主带来更好体验;在小红书,有人分享委托的绝佳体验,也有各地“委托老师避雷”贴;在闲鱼,coser将自己最贴合“纸片人”形象的照片发布在详情页中,以寻求合适的“cos委托”交易对象,也有单主发布“我约您”寻找长期稳定合作的委托老师。

吴沐(化名)是上海市的一名在读大学生,从小喜欢看动漫的她已经尝试了好几次“cos委托”。

据她介绍,很多coser在约会前会发一份“售前问卷”,以此来了解单主的喜好。有一些比较专业的coser除了约会当天扮演“纸片人男友”外,还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比如,提前把头像换成cos的二次元角色、手机背景换成“女朋友”的照片、提前为单主准备专属礼物等。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cos委托”的后记,这些获得了短暂美好“约会”体验的女孩们表示“后劲大”“走不出来”。  

“‘cos委托’会上瘾。”吴沐表示,由于还没有独立赚钱,生活费有限,最开始她只是想体验一次cos委托,没想到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吴沐算了一笔账,不是头部coser的话,委托费一天400元至600元,交通费用100元,约会成本200-400元(包括吃饭、娱乐项目等)。每次委托都要花费1000余元,而她的生活费每月只有2000元。“每次委托后,都是靠方便面和食堂最便宜的饭‘续命’。”吴沐笑称。

吴沐认为,“cos委托”对于委托双方都很有益处,委托人可以近距离接触本来无法见面的二次元角色,委托老师可以坚持自己的爱好,而且还有钱拿,是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解读道,“cos委托”源于亚文化中的cosplay(角色扮演)文化,通常指一些动漫、游戏爱好者付费委托coser扮演成来自动漫、游戏、小说题材作品里自己喜欢的角色。“cos委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二次元文化的流行和粉丝对于虚拟角色的热爱,粉丝愿意为与虚拟角色的互动付费,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体验。

风险与隐患

吴沐说,大多数委托双方都是女性,但她也曾听cos老师提起,有一些男性会在平台上询问甚至骚扰cos老师,所以大多cos老师会在详情页面中标注“只接女性单、婉拒未成年”。

“大部分委托人都是女性,对于同样是委托老师的女性可以更好地进行互动,没有那么多隔阂。女性委托老师对于对委托人的交流与沟通会更加细腻,委托体验会更好。”吴沐告诉记者,“单主最好别找完全不认识的老师,老师在接单前最好也要了解清楚。一是质量不保证,二是会有安全隐患。”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cos委托”式的约会有可能发展成为灰色领域,比如,约会中的一些“亲密行为”建立在双方自觉遵守契约的基础上。同时,尽管大多数coser会在接单时强调自己成年且只接成年单主,但依然会有不少未成年人找上门询单,也有一些未成年coser接单。

一名coser在社交账号中分享了不接受低龄单主的原因:“三次元鱼龙混杂,在年龄还小的时候可能没有特别好的分辨能力,容易被骗或者误入歧途。年龄小的单主难免会被一些披着纸片人外衣的坏人欺骗(包括但不限于骗财、骗色)。”

有coser在网上发视频称,有一名12岁的未成年学生谎报年龄并且向同学借钱、偷家人的钱来进行“cos委托”。

尽管存在一些风险和麻烦,但coser并非完全不能接受未成年人的委托。关键在于双方的沟通以及家长的理解和监督。

而一些未成年coser也会在平台上标注“未成年,家长知晓并同意”。吴沐透露,尽管如此,大多数单主会尽量避开未成年coser。

但因委托产生的微妙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斩断,尤其对于情感还未完全成熟的未成年人。如果未成年人参与其中,可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目前,对于“cos委托”这种新型关系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苟博程表示,根据“cos委托”的内容,单主和coser之间属于委托合同法律关系,具体表现为单主委托coser扮演自己喜欢的二次元角色,与其一起完成吃饭逛街、打卡拍照、聊天游乐等项目。委托合同法律关系的核心是委托人预付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该法律关系受民法典第23章委托合同中第919条至第936条的规制。

苟博程指出,未成年单主可能面临两点隐患和影响:第一,侵权风险。未成年单主在委托他人进行服务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或纠纷,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可能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第二,网络诈骗风险。未成年单主在网络上委托他人进行服务时,如果没有辨别网络人员真实身份,贸然进行线下接触或者转账的话很可能遇到网络诈骗。

苟博程补充,未成年coser和未成年单主可能遇到两个共同问题:一是合同无效的风险。根据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除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部分未成年coser或单主在没有得到父母等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可能无效。二是隐私泄露的风险。未成年coser和未成年单主都可能会面临隐私泄露、性骚扰等风险。

保护和教育

因为二次元文化的扩圈,有很多心智没有成熟的未成年参与其中,他们的自我安全意识可能并不是很高,有专家建议,未成年参与“cos委托”时,需要监护人或社会承担起责任。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网络保护部负责人陈强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显示,近年来涉未成年人隔空猥亵案件多发,且犯罪隐蔽性强,打击难度大。在这一背景下,对涉未成年人cos擦边问题及相关网络活动加强监管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陈强表示,以cos为名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制作擦边及色情信息可能涉及严重违法犯罪。此外,实践中如果单主以委托为名,但实则通过胁迫、诱骗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送暴露身体隐私部位的视频、图片进行“隔空猥亵”的,例如,通过金钱诱导不满14周岁儿童拍摄隐私部位照片,其行为还可能构成猥亵儿童罪。

有专家表示,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避免他们因为对动漫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热爱而陷入危险之中。

目前,“cos委托”处于有市场但不规范的处境。对此,苟博程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行业规范,制定并推广行业标准和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第二,平台监管,对提供“cos委托”服务的平台加强监管,确保平台上发布的服务信息真实可靠,并对平台责任进行明确;第三,普法教育,加强对cosplay爱好者的法律知识普及,增强其法律意识,确保在参与“cos委托”活动时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参与‘cos委托’活动前,应取得监护人同意或由监护人陪同;留存证据,签订委托合同或者完成委托事项时,应当注意留存书面证据,以防发生争议时处于不利地位;安全措施,加强活动安全管理,避免在危险环境中进行拍摄或其他活动。”如何保护未成年coser和未成年单主的权益,苟博程同样提出三点建议。

责编:尹丽

——法治周末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